
“云通關”作為智能通關的引領者,在過去的兩年里,不僅推出了“零差錯”智能報關軟件(打單軟件) “一鍵通”,同時“云通關”公眾微信號(etongguan)也一直推送各類通關相關的資訊、知識,歡迎關注!
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構建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是自貿區改革的初心。這幾年下來,自貿區這塊試驗田收成如何?新華社記者近日走訪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普通居民,以“用戶體驗”的角度,來講述他們眼中的自貿改革之路。
原來這個過程至少要2天 ,自貿區改革后大大提速。這意味著,海外進口的洋水果到港后,當天就能送到消費者手中。
國內最大的水果生鮮電商“天天果園”聯合創始人趙國璋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2015年6月,國內首個自貿區進境水果指定口岸落戶上海洋山,天天果園成為首批嘗鮮者。從最初的澳大利亞櫻桃、新西蘭獼猴桃等4個品種到如今的美國橙、墨西哥鱷梨、秘魯葡萄等15個品種 ,從20單/日到約300單/日 ,天天果園通過自貿區征服了眾多“吃貨”的味蕾。
不僅新鮮,而且 實惠。
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動植物檢疫監管處處長白章紅說,對于水果等生鮮產品,國檢部門在自貿區改革中推出“預檢驗檢疫”、“一次檢驗,分批核銷”等多項新政,大幅簡化進口水果物流環節。平均每箱為企業節省港區費用500元,降低物流成本30%以上。
“水果從采摘到出售,損耗率能達到30—40%。對我們來說,壓縮時間就意味著節省成本。” 趙國璋表示。過去,一箱澳大利亞櫻桃在市面上要賣600元,借助自貿區快速通關后,售價可低至350元,相當于打了6折。
得益于自貿區的改革,近三年來上海口岸進口水果的年均增長率達到40%以上,去年進口量約100萬噸。除了支持上海本地跨境電商平臺,還輻射到杭州、寧波等長三角區域。
水果只是一個縮影。在老百姓的“吃穿娛行”各個方面,自貿區改革都在默默地發揮作用。比如,國檢部門在自貿區推出的“空檢海放”新政,當貨物還在海上時,先把樣品空運過來檢驗,做到貨未到而知結果、一到港即放行。
統計顯示,試點“空檢海放”后,進口嬰幼兒配方奶粉到岸至銷售的時間,從原來的55天縮短到11天,降幅高達80%。進口玩具從前期試點的美泰品牌復制推廣到樂高品牌,到今年年中已對超過200萬件樂高玩具放行,貨值近7000萬美元。如今在自貿區問及國檢新政,企業對“空檢海放”脫口而出。
除了“空檢海放”,還有“邊檢邊放” 、“他檢我放”
……
“以營造便利化的營商環境為目標,國檢部門在‘十檢十放’的改革基礎上,不斷推進制度創新。目前已有 8項制度 在全國復制推廣, 24項制度出臺了具體的規范和操作細則,將率先在全市推廣并作為全國復制推廣的備選。”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俞太尉說
事前降低門檻,事中 提高效率,事后加強監管。
作為國門衛士,國檢在自貿區改革不能單純求快,還要把好安全關。俞太尉表示,國檢部門根據商品風險大小、企業誠信好壞等維度,在自貿區探索分類監管體系。像“空檢海放”很便利,但如果發現企業空運的樣品和海運不一致,將堅決取消試點資格,讓企業誠信記錄在進出口環節中得到充分展示。
云通關報關信息管理軟件實現進出口信息規范管理,單證云端儲存,自信面對海關事后監管,助力企業通過AEO認證。咨詢熱線:400-118-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