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通關”作為智能通關的引領者,在過去的兩年里,不僅推出了“零差錯”智能報關軟件( 打單軟件)“一鍵通” ,同時“云通關”公眾微信號(etongguan)也一直推送各類通關相關的資訊、知識,歡迎關注!
海關發布
2018年12月我國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比2017年平均時間壓縮56.36%和61.19%,超額完成年內壓縮三分之一的目標。
整體通關時間是指貨物抵港到貨物允許提離整個進出口環節時間,包括裝卸、堆放、理貨、申報、查驗、放行等多個環節。
2018年海關深入推進關檢業務融合,實現申報單證、作業系統、風險研判、指令下達、現場執法“五統一”,海關監管、檢驗檢疫兩大口岸通關作業環節歷史性融為一體。“提前申報”、“先放后檢”、“預裁定”、關稅保證保險等改革取得明顯進展,進一步擴大“自報自繳”范圍,全面推廣《海關專用繳款書》企業自行打印,這些管用好用實用的措施從細節入手提升了企業的獲得感。海關積極協調將進出口環節驗核的監管證件由86種精簡到46種,除4種需要保密外,已全部實現聯網核查。此外,海關推動降低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目前全國口岸均已公開收費目錄清單,實現收費明碼標價。
海關打造的監管信息化和旅檢智能化平臺 (資料圖片)
在青島港5萬噸冷鏈基地,電商與物流的新組合加上海關提前申報、快速通關等新舉措,讓來自世界各地的生鮮食品進口時間大大縮短,德國的鮮牛奶最快三天時間就可以配送到百姓餐桌上。青島港冷鏈基地負責人冷冰表示,隨著一系列支持進口、簡化流程等措施落地,基地進口貨值出現了明顯的增長。
“貨物還在運輸階段,企業就可以向海關進行申報。”黃島海關加工貿易監管處副科長王超說,與之前的“貨物到港、申報進口”模式相比,貨物整體通關時間縮短了一半以上,通關效率大幅提升。
青島海關關員在冷鏈基地倉庫內查驗進口貨物(資料圖片)
黃埔海關轄區的新港口岸是華南地區重要的汽車配件進出口口岸,該關通過“假定合格、問題追溯”的商品檢驗方式,僅對涉及重大安全的進口汽配件實施抽樣檢驗,其他配件則采用進口商自驗收與后續監管相結合的監管模式。廣州誠福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關務負責人寧艷說:“海關 ‘查檢合一’,各項查驗、檢驗的內容只需要安排一次吊柜、一次開箱就可以完成了。”
2018年11月1日起海關總署、銀保監會在全國海關范圍內開展關稅保證保險改革試點(資料圖片)
“現在海關稅收征管改革措施真多,匯總征稅、自報自繳、新一代電子支付,還有關稅保證保險,涉及通關繳稅的每一個環節,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財務成本。”在大連海關隸屬機場海關,辦理進口貨物憑保放行業務的大連國際貨運有限公司營業經理李雨擎說,她通過提交保險公司出具的專用保單,海關僅用時3分鐘就辦結了該批貨物的放行手續,涉及稅款擔保金額81000元。“針對這批貨物,我們僅支付了640元保費,既無需往返銀行和海關排隊繳款,也不需要準備等額的稅款保證金,效率非常高。”
圖片提供:拱北海關、青島海關
云通關報關信息管理軟件實現進出口信息規范管理,單證云端儲存,自信面對海關事后監管,助力企業通過AEO 認證。咨詢熱線:400-118-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