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顧事件背景
華為5月份稱公司的4個包裹被聯邦快遞私自運送到了美國,并強烈表示這是“非法行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
聯邦快遞也因此上了新浪熱搜,受到網友的質疑。緊接著,我國外交部也要求其給出“合理的解釋”。聯邦快遞的股價應聲下跌!
拒絕背鍋?聯邦快遞訴美國商務部
目前最新消息,24日,聯邦快遞CEO弗雷德里克·史密斯在接受福克斯新聞臺采訪時談到,面對美國商務部拿巨額罰款威脅,快遞公司必須自己檢查每個包裹內容是否符合美國進出口管制規定,但聯邦快遞已經受夠了,已經將其告上法庭。 史密斯表示,“目前這份名單上大約有1100個實體,上周五剛剛增加了5個,美國商務部在各種地緣政治和貿易爭端中越來越多地限制進出口,這給聯邦快遞和公共承運人帶來了不可承受的負擔……我們仍然不可能充當美國商務部的警察,希望法院將準許我們的豁免。”
聯邦快遞官網截圖(全文內容點擊:閱讀原文)
據了解,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根據《出口管理條例》(EAR),美國公司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禁止向華為出售軟件和芯片以及提供其他服務。聯邦快遞認為,《出口管制條例》違反公共承運人在美國憲法第五修正案下的正當權利,“這給像聯邦快遞這樣的公共承運人帶來了難以承受的負擔,比如需要了解其所有承運貨物內容的來源和技術構成,以及他們是否符合《出口管理條例》(規定)。”
聯邦快遞聲明還稱,公司強烈支持美國出口管制法律。但他們認為,目前構建和實施的《出口管理條例》給聯邦快遞帶來了不合理的負擔,“聯邦快遞是一家運輸公司,而不是執法機構。 ”
雖然聯邦快遞未提及“華為”,而是質疑美國商務部《出口管制條例》的合理性。但《華盛頓郵報》認為,聯邦快遞尋求避免“與華為做生意”方面的限制。畢竟出事后,華為對聯邦的做法十分不滿,已經宣布和郵政做好伙伴,全面合作了....
從這聲明中確實能感受到聯邦的小委屈和滿滿的求生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此事時表示,聯邦快遞作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理應對外作出合理解釋,理應為自身的行為負責。
耿爽還指出,美國濫用國家安全概念,以莫須有的罪名,動用國家力量來打壓一家中國企業,是問題的根源所在和混亂的始作俑者。
美方的霸凌行徑不僅傷害中國企業,也傷害美國企業,不僅影響企業日常運作,也干擾企業間正常合作。我們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并糾正錯誤做法,為各國企業的運作和正常合作創造條件。
目前,《華盛頓郵報》稱,美國商務部一位女發言人當晚表示,目前尚未評估該起訴。
更多貿易資訊請關注物流巴巴